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护士节,致敬军中“白衣天使”

2018-05-12 09:41:22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这是一个纪念国际护理先驱的节日,也是一个传承弘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日子。让我们走近4名军队护理工作者,从她们日常的默默奉献中感受强军担当和大爱情怀。

1、

解放军第175医院:“一切为了胜利、一切为了前线”“死也要把医药送上前线、爬也要把伤员背下火线”

今天是“5·12”国际护士节,我们向军队护理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

这个节日,适逢汶川地震10周年。10年前的地动山摇中,无数“白衣战士”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托举生命、抚慰伤痛。

这是一个纪念国际护理先驱的节日,也是一个传承弘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日子。让我们走近4名军队护理工作者,从她们日常的默默奉献中感受强军担当和大爱情怀。

——编者

    南京总医院伤口护理中心护士长蒋琪霞——

    治伤祛创暖战友

5月9日上午,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南京总医院门诊大厅内熙熙攘攘。记者来到位于8楼的伤口护理中心,只见护士长蒋琪霞正在为患者诊疗。

“受伤多长时间了?有没有用药?”蒋琪霞仔细为一名战士检查伤口,话语温馨,一脸关切。

这名战士两周前在训练时伤了腿,在卫生队简单处理后就返回训练场。谁料小腿逐渐肿胀化脓,痛得下不了地,被战友送来就诊。

皮肤消毒、切开引流、红外线照射、填充敷料、包扎……蒋琪霞的一整套动作轻柔熟练、细致入微。

蒋琪霞在职获得硕士学位并出国进修。学成归来后,她结合我军卫勤保障实际积极投身服务实践。2004年,该院领导安排她领衔创立了全军和江苏省首家伤口护理中心。2007年,医院为她专门开设护士专家门诊。

蒋琪霞瞄准战创伤护理需求,引进湿性愈合和负压伤口治疗理念,并经过创新和改良形成了伤口护理核心技术。近年来,她将战创伤作为专业主攻方向,取得用于战场急救的医疗救护包、表带式自粘即冷型冷敷袋式止血带、多气囊多功能折叠式快速救护自粘夹板等多项战救成果,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2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奖2项。

“在岗一天,就要为官兵提供一天的优质服务。”已有40年军龄的蒋琪霞如今依然忙碌在诊室一线,践行着一名“白衣战士”的担当。(杨晨、汪卫东、特约记者高洁)

    307医院骨科护士长郑文静——

    “卫勤玫瑰”绽沙场

两年前的西北戈壁,全军“火力-2016青铜峡A”跨区基地化演训拉开战幕。307医院野战医疗队紧急受命,配属某炮兵旅参加实兵演习。

该院野战医疗队19名女队员以不让须眉的巾帼豪气挺进演训场,战风沙、斗酷暑,骨科护士长郑文静就是她们中的一员。当时,她流产术后还未恢复,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仍然主动向组织申请积极参加演训任务。

“抵近战场保障打赢,既是一名卫勤队员的职责,也是难得的练兵机会。”郑文静说。翻开郑文静的履历,2000年毕业分配到307医院,2003年成为三防医学救援队队员,2009年参加全院公开竞聘成为骨科护士长,她所带的骨科护理团队至今保持零差错、零事故。

郑文静最珍视卫勤队员这个身份。那次演练,郑文静和战友们头顶钢盔、身着战术背心两天一夜连续机动。酷暑中,她们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那次演练中,医疗队圆满完成数十个课目训练,郑文静被评为“三防卫勤标兵”。

2017年郑文静再次怀孕。年底正值医院进行战备队员调整阶段,组织上考虑她习惯性流产、34岁还没有孩子,准备让她退出救援队。一看上报的战备队员名单里没有自己,郑文静找到院领导,要求自己分娩身体恢复后就参加救援训练,请求组织上将她列入名单:“我是军人,是军人就该上战场,救援任务我不能缺席!”(鲁江、程诚)

    第180医院烧伤科护士长林玉丹——

    心中有战勇担当

烈日下,战车轰鸣,野战帐篷内,烧伤科护士长林玉丹卷起“伤员”胳膊衣袖,麻利地扎上止血带……这是第180医院野战医疗队开展护理比武的一个场景。

作为一名文职人员护士长,林玉丹先后参加了“批量伤员三级阶梯救治演练”“直升机联合救治对接演练”“卫勤力量2015-A”等10余次重大演训活动。

尽管不是现役军人,但林玉丹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2013年4月,医院首次与某陆航团开展直升机联合救治对接演练,林玉丹凭借过硬素质入选参演医疗队。为克服在直升机舱里救护时出现的眩晕、呕吐、站不稳等情况,她和队员们一起进行抗眩晕训练,在摇晃的车厢里开展模拟手术训练。

烧伤科常要面对急症、危重患者,每次救治都是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一个午夜,科室突然接到紧急任务,准备接收驻地6名危重烧伤患者。伤员抢救期间,林玉丹吃住在科室,输液、换药、翻身、按摩各个护理环节都精细入微,每天都在高强度、超负荷中运转。那段时间,她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常常连换药瓶都是一路小跑,终于和团队一起把6名重伤员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这次救治任务完成后,林玉丹及时总结经验,以批量伤员抢救为课题,开展“小组式管理模式在成批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去年底,她被表彰为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个人。(戴晓芳、记者孙兴维)

   第303医院191临床部精神病一科护士长黎燕——

    心灵荒漠洒雨露

“燕子姐姐,如今我也能为别人解开心灵疙瘩了,谢谢您让我找回生命的阳光。”

护士节前夕,收到一名康复出院患者的来信,第303医院191临床部精神病一科护士长黎燕倍感欣慰。

“这名患者曾在我们科住院后康复,后来成为心理服务志愿者,每年都会给我来信。”黎燕告诉记者,当时这名患者康复后担心难以融入部队,她专门赶到患者所在单位,用DV拍下战友们的期盼与祝福,不仅让患者打消顾虑,还因此爱上了心理服务,通过自学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

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26年来,黎燕倾心帮助患者重获生命阳光,被患者和家属亲切地称为“盛开在心灵荒漠的白莲花”。

黎燕例行查房时,每到一个病床前,她都要蹲下来和患者聊上一会儿。护士介绍说,科里患者的情况黎燕都了然于胸,她讲得最多的就是:“以真挚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播洒阳光雨露,唤醒迷途的心灵。”

前年,一名患者刚入院时情绪激动。黎燕白天陪着他下棋聊天、贴心安慰,晚上每隔一小时就去看望一次,连续一个星期没睡一个囫囵觉。

有一次,一位患者病情发作追打别的病人,黎燕见状上前劝阻,不料患者突然扑上来卡住她的脖子。好在几名男医生及时赶到,才避免危险发生。

这些年,科里的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黎燕始终铆在工作岗位。“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黎燕说,看到病人康复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一名军中护士的价值。(林铎、特约记者黄翊)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解放军报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