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军事评论 / 正文

台湾误射雄风3,我们能看出些啥?

2016-07-05 15:54:08 作者: 白耳,席亚洲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一声巨响,台湾的“雄风3”导弹在7月1号突然名扬天下,大有超过鱼叉、飞鱼甚至东风21D,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反舰导弹型号之势。虽然不是好名,但在今天的台湾并不要紧,知名度够高,就足以称为台湾之光了。

一声巨响,台湾的“雄风3”导弹在7月1号突然名扬天下,大有超过鱼叉、飞鱼甚至东风21D,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反舰导弹型号之势。虽然不是好名,但在今天的台湾并不要紧,知名度够高,就足以称为台湾之光了。

跟这起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林伯泽、许博为、陈铭修、高嘉骏四人也出了名,他们在灵堂门口跪下,一路膝行到灵位前,四十分钟没有站起来的景象,让所有经历过正式军训的大陆观众目瞪口呆——作为军事文化的一部分,现代军人没有下跪之礼,更不受膝行之辱。没错,军人违法犯罪当然要受惩罚,但惩罚也要按照基本法,到枪毙为止。四人遭到的这种惩罚,与黑社会开香堂无异,其羞辱程度可比枪毙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军人犯罪,该上军事法庭审判,该关的关,该毙的毙,如这般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所有军人尊严的严重践踏

不过台军的事情,槽点远远不止于此。读者可能会问,这四人涉及发射导弹致人死命的大案,不是已经被“侦办”了么,怎么没进禁闭室也没去拘留所,还能出现在灵堂里?原来台军的军事司法制度是独步天下的,自2013年发生陆军士官洪仲丘在禁闭室被虐致死案之后,台军就废除了军事法庭制度,军事检察官制度。自那以后,台湾军人犯了军法,要由地方的检察官起诉,由地方的法院审判并执行。7月1号出事以后,台湾海军按照自己的纪律给这四名军人做出处分,但军方自己能对军人做出的最大处分,无非是记两次大过,更重的处分都要由高雄的地方法院做出。而对四人的调查审问和调查期间的管理,都是高雄地检署的责任。高雄地检署则按照他们处理过失致死案的标准作业程序,在初步问话后就将四人“交保请回”,随叫随到。随后,四人便缴纳了一笔保释金,回到了原来的居住地——就是金江号军舰,照常上班,听候审理。(对军人收取保释金,也是台湾的发明。)至于军方为什么没有把他们关进禁闭室,也很简单,禁闭制度在洪仲丘案后也废除了。

在这种敏感时刻,四人能离舰去灵堂表演膝行,毫无疑问是应对地方检察官和法庭的聪明做法,(台湾的刑事审判最重视有无悔意,不管什么案只要被告当众一跪就不能判无悔意,跪四十分钟显然太有悔意了),也必然是军方高层批准的(军方毕竟还有权力取消四人休假)。台军高层做此举动,有助于减轻民怨——台湾“民众”最喜欢看的就是这种“战胜公权力”的戏码,也有助于四人获轻判,似乎无可厚非。

但俗话说的好,人在做,天在看。军队的天,就是军人自己。在看到上级为一条狗而重责官兵,自己的同事在未定罪的情况下受到膝行之辱后(马英九时代的破事就不再提了),台军的士气再次一落万丈。据说,同在高雄的台海军军官学校,已有三十多名学院心灰意冷,提出退训,不再干这一行了。出于类似考虑而提前退役的军官,据说也是比比皆是。未来如果有两岸之战,台军只能依靠那些不那么强调荣誉感的职业军人。然而想到台湾的军人要驾驶飞机从无数东风导弹犁过的机场起飞,驾驶舰艇向反舰能力空前强大的舰队冲去,驾驶坦克面对满天的末敏弹,而且阵亡或受伤后极可能因台湾当局被消灭而没有任何抚恤金——有的事情,就很明白了。

看到这一幕,真理解了“传统文化在台湾”,只不过肯定不是精华部分

还有一件必须强调的事情。不管高雄地检署规定是什么,让犯了大事的四名军人免于拘留,毕竟是一种极其不利于查出事件真相的做法。大陆押回了台湾诈骗犯,为了防止串供,都是有多少人就分到多少房间,互相绝对禁止见面。而现在四人仍然出则同车入则同舰,串供简直是无比方便,真到上法庭那天估计连对方小学班主任叫什么都知道了。如果此事背后真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真相——就像两岸大部分网友担心的那样——难以指望高雄地检署查出来。掌握人犯的机构尚且如此,别的机构无权提审人犯,也无权让四名当事人自证有罪,更不可能交出一个“负责任的答复”,打消曾受到威胁的大陆方面的合理怀疑。那枚曾经在海峡上空呼啸而过的雄风3导弹,将永远不能给台湾带来安全。

再说一下所谓“安全规则”问题。在这里,笔者不想再去跟着台湾媒体重复,说什么多少道保险措施,为什么都失效什么的。事实上,严格的军纪、强烈的责任心才是最基本的“保险”。记得不久前台湾媒体还曾抱怨M60A3坦克接二连三压死台军士兵,是因为坦克“没有倒车雷达”……在笔者看来,即使台军给自己手里的武器装备设计再多的“防呆设计”如果这个最基本的“保险”不行,一样没用。

在民粹主义横行的台湾,台军如何自处?可以说台湾已经失去了军事动员能力,以后也只能靠“职业军人”来保卫“台独”了

从这次误射来看,台军的最近各种操演规范虽依然很不严格,但频率颇高——最近“尽在掌握”的台军大概听到了一些风声,有些紧张。然而在“保险”不安全的前提下,这种勤快当然只能带来一起又一起悲剧。

与台军以往历次“事故”中频频“卖萌”的武器装备——比如会钻到水里的“拖式”反坦克导弹,打不沉“沉船”的“地狱火”导弹,下水就沉底的鱼雷——相比,这次“雄风3”至少是按照设计要求全程工作,也难怪台湾媒体这次频频欢呼。至于被导弹砸死的渔民——你就是“倒霉”嘛,难道还想跟“小白”比吗?你有狗狗萌吗?

台湾媒体基本都在吹嘘能击中渔船的丰功伟绩

由于战斗部没有引爆,渔船上层建筑被撞倒,没有沉没

台湾方面现在有一些非常一厢情愿的想法,比如说什么“凭此事建立回避92共识的沟通渠道”啊,“互信机制啊”……笔者只想奉劝他们,最好别太起劲。说不好听点,台湾现在的一些行为就和阿Q的“儿子打老子”一样,口头胜利嘛。这种行为说到底还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就是不信大陆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嘛,那等着瞧呗,最近不是也听到些风声了吗。

关于“雄风3”导弹在这次误射事件中的“表现”,上周日施洋老师的军事评论中已经有了一些论述。这里再稍微补充一些。

根据台湾方面最新公布的信息,这次误射事件中,导弹飞行距离为40海里——约合74公里,全过程时间为2分钟。

推算下来,“雄风3”平均飞行速度约2220千米/小时,合1.8马赫。

这个飞行速度比台湾之前所吹嘘的飞行速度2.5马赫以上有很大差距。

其次是飞行高度,据台“海巡署”报告,最终命中渔船的时候飞行高度为3-4米,但其战斗部没有引爆,这表明“雄风3”设计上是以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为主要设计目标,因此采用半穿甲战斗部和延时引信,其攻击飞行高度如此之低,就是为了攻击目标的水线附近部位。

至于说“号称航母杀手却打不沉渔船”,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奇怪的。即使是超音速导弹,单凭其动能也并不足以把渔船直接轰成碎片。

雄风3打靶退役登陆舰,战斗部同样没有爆炸,船体看起来也未严重受损

2000年,乌克兰一艘货轮遭俄罗斯岸防导弹误击,当时一枚重达4.5吨的“柚子”导弹也是以掠海弹道飞行,直接从该货轮的一侧穿入,另一侧穿出,造成一名船员死亡。

当然,“柚子”毕竟是第一代超音速反舰导弹,它的末端攻击高度也相当高,所以击中货轮的位置也是上层建筑中间,而不是水线部位。

无独有偶,伊朗仿制中国C-802导弹最著名的一次实战战例就是用这种导弹攻击以色列“萨尔5”轻型护卫舰,导弹击中了机库,薄钢板中穿过,打中吊车,将这个舷侧的吊车一起带入海中,在甲板上留下一个洞。最初很多人还以为是导弹以接近天顶方向俯冲下来砸出的洞,并因此质疑C-802导弹的可靠性是否有问题。其实这一事件的原因和前面一样都是由于击中的目标过于薄脆,未能引爆战斗部。

乌克兰货轮被“柚子”导弹击中后

比雄风3大得多的“柚子”在战斗部没有引爆的情况下,也未对乌克兰货轮造成致命伤害

最极端的情况,当年的“XX红X号”靶船,吃了一发从天而降的大导弹(当然也没装炸药),她也没有当场沉没,一直坚持到被拖到浅滩搁浅,还能用来研究这种导弹的破坏特点,也为我国研究XX导弹打XX的大课题做出了最后的贡献。

其实水面船只抗损性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命中位置不同,命中角度不同,命中方式不同,导弹不同,靶船不同……什么结果都可能出现。

国内媒体报道过另一次事情,是我国使用引进的“XXXX”超音速反舰导弹打靶,结果由于船体在水流作用下方向转了约90度,原本应该从侧面击中的导弹变成了从头到尾贯穿目标。虽然并没有安装炸药,但超音速导弹仍造成了靶船彻底损毁,并且快速进水沉没。当时负责拍摄照片任务的小艇艇员冒着危险靠上去,拍摄了一系列珍贵照片,对我军研究超音速导弹的攻击效果有相当大的意义。

俄太平洋演习中,两枚“马斯基特”导弹击中靶船,战斗部爆炸了。但在我国的一次试射中,战斗部虽然没有爆炸,但被从头到尾贯穿的靶船依然快速进水下沉,这就是重型反舰导弹和“雄风3”这类导弹的最大区别

所以,光凭“雄风3”未能击沉渔船就判断这个导弹打大型舰艇没啥用,那是外行才有的想法。当然,从“雄风3”之前打靶的镜头来看,由于导弹总体质量也就1.5吨,和P-270“马斯基特”(4.5吨)这类重型导弹的光说命中目标时的动能就不能相提并论,所以当时“雄风3”似乎也没能对靶船造成明显的破坏。

但战时我们当然不能指望“雄风3”的战斗部不爆炸。

从各方面来讲,“雄风3”其实应该说已经得到证明是一种有一定可靠性的导弹。

但至于说什么“世界先进”——咱就得来给它剥剥皮了。

上面提到的威力有限只是一个方面,这次“雄风3”的飞行速度仅为1.8马赫,低于之前台军宣传的2.5马赫,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张表,看似奇怪,但学过中学数学的朋友应该就能看懂。

这就是STM/ALVRJ试验飞行器——美国上世纪70-80年代研制的一种验证超音速反舰导弹技术的样弹,台湾的雄风3就是购买这种飞行器的相关技术研制的——的飞行速度和高度包线。

纵坐标是飞行马赫数,横坐标是飞行高度。

ALVRJ超音速试验弹飞行包线图,可见,该弹在低空飞行速度可达2.2马赫以上,高空飞行速度超过3.0马赫,飞行性能远超“雄风3”

可以看到,STM飞行器在海平面飞行速度可以达到2.2马赫,而在高空可以超过3马赫。

STM飞行器重量仅为600多公斤,其尺寸接近于苏联Kh-31导弹。按照这个数据,“雄风3”重量1.5吨,海平面最大飞行速度降低到1.8马赫并不奇怪。

雄风3导弹比美国“原版”放大了不少

美国ALVRJ试验飞行器,与“雄风3”如出一辙

之前有网上中文资料称STM飞行器重1.1吨,实际上那是美国另一种超音速测试导弹的数据。

美国IRR-SSM导弹,与“雄风3”没有关系,其重量为1.1吨

由于空气密度原因,超音速导弹在低空的最大飞行速度显著小于高空。同样的道理,超音速巡航导弹的高空航程也要远远大于低空航程。

举个例子,大家很熟悉的俄P-800“宝石”导弹,它的射程就和“雄风3”标称的数值一样,是120-300公里。分别对应的是全程低飞和高-低结合弹道的射程,其在高弹道飞行时的飞行高度达到14000-15000米,低空飞行则在10-15米掠海飞行,攻击时降高到5米。飞行速度,则是高空2.6马赫,低空2马赫。

“宝石”可以算是现代化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标杆产品之一。应该说光看上述数据,与“雄风3”射程、飞行速度的纸面数据相似。

但这次意外“实战”却暴露出雄风3导弹实际飞行速度低于宣称速度的问题——1.8马赫和2.0马赫可是有很大区别的。74公里的实际攻击距离倒是不能成为台军120公里低空射程一说是吹水的证据,但我们似乎也有理由怀疑。

毕竟,“宝石”导弹全重有3吨,而“雄风3”只有1.5吨,“宝石”战斗部重量也就200公斤,比“雄3”就重50公斤左右,那为啥“宝石”射程、速度都相近的情况下为啥“凭空”多了1吨?俄罗斯的超音速导弹技术还不如台湾——更不用提台湾的“雄风3”还没有采用“固冲合一”技术,还要带两个大型的火箭助推器,总体外形臃肿,进一步降低了有效载荷占总质量的比重。

这就要从“雄3”的技术来源说起。

雄3早期试验弹“擎天”,可见其后部的固体助推器

美国STM飞行器剖面图,很清楚,该弹采用“固冲合一”,并不需要额外助推器

“雄风3”的技术来源于美国STM计划,这是台湾方面官方承认的说法。据资料美国ALVRJ(先进低空冲压试验飞行器)或者STM(超音速战术导弹)计划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这是一种通过飞机发射的小型空地导弹。全重1480磅(671千克),通过A-7E攻击机发射进行空中测试。该导弹从1975年-1979年进行了7次测试,在海平面高度该导弹的飞行速度2.5马赫,射程达到28海里(约51千米),而在30000英尺高度飞行时速度为3.0马赫,射程108海里(约200千米)。

该导弹的动力系统为“固冲合一”式,也就是在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内装有固体发射药柱,在发射药柱烧完时,速度提高到可以启动冲压发动机。其冲压发动机燃料为JP-5航空煤油。

总体而言,该型导弹与苏联同期的小型超音速导弹技术相当,苏联在80年代完成了Kh-31小型反舰\反辐射导弹就与STM性能很相似。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同意向美国出售基于Kh-31导弹的MA-31靶弹。(以前网上有说法雄风3的技术来自于2004年试射的GQM-163A靶弹,但这其实不大可能,因为后者的尺寸和重量太小,和雄3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歼轰-7A战斗轰炸机携带鹰击-91反辐射导弹,该导弹比美国当年的STM小一些,但基本性能相似

不过STM导弹在美国本国“时运不济”,80年代,美国海军评估当时技术后,放弃了STM导弹和比它更先进的ASALM导弹项目,改为发展亚音速的“捕鲸叉”和“战斧”导弹。稍后STM作为高速反辐射导弹研制的项目也被取消,改用火箭发动机,发展成今天的AGM-88“哈姆”导弹。

基于STM研制的“雄风3”的尺寸重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发射重量达到1.5吨,丢掉两个助推器后估计全重也有1吨左右,比STM重量增加了好几百公斤。

但从此次“误射”的表现看来,台湾方面对STM的动力系统并未做大幅度改进——可能是直接购买美国的发动机主要部件,想改也没得改。

换句话来说,“雄风3”是用一个不到700公斤导弹的动力系统来推动1吨左右的弹体,原本的“固冲合一”发动机所提供的推力不足以将导弹总体加速到0.8马赫的冲压发动机启动速度,因此采用两个固体助推器。

雄风3导弹在弹体两侧有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总体外形臃肿

解放军鹰击-12A反舰导弹,当然它比雄风3重了一倍,但因为使用了固冲合一发动机,并未额外增加助推器。该弹性能与俄“宝石”相似

由于台湾官方从未有公开相关具体数据,我们也无从得知雄风3导弹动力系统的详情,但从这次海平面飞行速度只有1.8马赫来看,这个推测应该是接近事实的。

与“雄风3”相比,大陆的超音速反舰导弹领域的发展起步与美苏几乎同期,70年代的“鹰击1号”导弹,使用两台挂在弹体两侧的冲压发动机和两个固体助推器,全重1.85吨,射程50公里,战斗部重量300千克,飞行速度2马赫。

从这个数据来看,“雄风3”的动力系统技术水平还是超过当初的鹰击1号的,当然如果鹰击1号不执著于300公斤的重型战斗部,射程性能也会有所改善——差距主要是在动力系统紧凑性方面,毕竟大陆70年代的技术无法和美国同期技术相提并论。

大陆当年的“鹰击1号”空舰型导弹,该弹的两台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装在弹体外部两侧,其总体尺寸、重量数据类似“雄风3”,但因为战斗部大了一倍,射程就只有后者的一半不到了

但与大陆现役“鹰击-12”导弹相比的话,“雄3”的水平显然还要“学习一个”。鹰击-12导弹起飞重量不明,但按照传闻歼轰-7B战斗轰炸机可携带2枚(最大外挂重量6500千克)来看,其重量应该在3.25吨以下,该弹采用“高-低”弹道时射程据称为超过400公里。其作战过程类似苏联P-800“宝石”,即发射后爬升到10000米以上高度进行高空巡航,在接近目标时下降高度掠海飞行,可以说是苏式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技术树的延续。

从这些数据来看,“鹰击-12”导弹的总体水平类似俄“宝石”,电子系统方面可能比后者更好,威力也大得多。“雄风3”这样“强行放大”、“数据灌水”而来的导弹就不要指望追上了。

更别说解放军还有“鹰击-18”呢……

客观地说,以台湾的体量,能够做出一个70-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用大陆21世纪先进水平的东西和他们比,那是欺负人——要是有人拿着这玩意来“叫花子和龙王比宝”,笑笑就好了。

“雄风3”现在连解放军的056型轻型护卫舰都未必能奈何得了,图为专为拦截超低空超音速反舰导弹设计的“红旗10”近防导弹

责任编辑:翟帅
来源: 观察者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