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军事历史 / 正文

军报:解放军大规模败仗超10次胜仗400多次

2016-04-27 17:27:24 作者: 李英田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据军事专家统计,我军建军以来,大规模的败仗超过10次,胜仗400多次。诚如毛泽东所言:“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比较聪明起来了。”正是因为敢于正确对待失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一批批优秀年轻干部经受住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成为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支撑。

败仗是血色财富,也是胜仗之母。

1950年10月,38军第一批入朝作战。第一次战役,部队因未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影响了整个战役的预定战果。为此,彭德怀极其严厉地批评了军长梁兴初。

“知耻而后勇”。第二次战役,38军汲取教训,大胆穿插迂回,果断切断敌军退路,一举扭转整个战局。彭德怀在嘉奖电的结尾亲笔写下“38军万岁”。从此,“万岁军”名扬四海。

小的失败往往孕育着大的成功。38军书写了我军正确对待失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典范。

诸葛亮有言:“善败者不亡。”它告诉我们,能够正确对待失败、善于总结教训的人,最有希望获得胜利。败仗之因,往往是制胜之源。善待挫折才能赢得机遇,超越失败方能收获成功。

胜利的获得并非一路坦途,把失利化作有利则是胜战的法宝。1948年6月,驻守襄阳的康泽15绥靖区陷于孤立,刘邓大军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命令部队攻打襄阳。可是,没想到对方早已做好准备。部队首战失利之后,指挥员吸取“先夺山后攻城”的教训,采取“猛虎掏心”战术,全歼守敌,活捉康泽。襄阳战役成为我军“十大城市攻坚战”经典之一而名垂军史。

其实,“常胜将军”的美名是建立在败战的基础上的。即便是“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在军事指挥上也有过失误。1959年,他谈起自己一生有4次失误:一次是1932年打赣州,一次是1940年百团大战,一次是1948年西府战役,最后一次是抗美援朝中的第五次战役。

就连“用兵如神”的军事家毛泽东,也曾说过:“我是犯过错误的,比如打仗,高兴圩打了败仗,那是我指挥的;南雄打了败仗,也是我指挥的;还有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挥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只有打不倒、摧不垮、战不败的将军。

能看透多少失败,就能赢得多少胜利。1949年的金门战役,对我军来说,可谓刻骨铭心。思想轻敌、经验缺乏、指挥不力等都成为我们成长中的“财富”。正是由于我军指战员充分汲取血的教训,才有后来海南岛战役、一江山岛战役的完胜。

善败者不亡,不能不善待败战者。1958年,中央决定炮击金门,而指挥员恰是在金门战役中失利的叶飞将军。当时,金门战役后,叶飞自请处分,毛泽东不但没有处分他,而且让他指挥后来的金门战役。正是金门炮战,让我们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双胜利,实现了“联蒋反独、一个中国”的战略目的。

据军事专家统计,我军建军以来,大规模的败仗超过10次,胜仗400多次。诚如毛泽东所言:“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比较聪明起来了。”正是因为敢于正确对待失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一批批优秀年轻干部经受住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成为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支撑。

事实证明,向成功学习和向失败学习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容易陷入盲目乐观和机械模仿的怪圈,后者则可以很好地警醒自我、规避风险。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战场上每一次胜利都是众多因素合力的产物,具有不可复制性;而每一次失败却有必然的、确切的原由,由失败得出的教训可以让我们无限抵近未来的胜利,正所谓“知不可为,尔后可以有为”。

“善败”并非不在乎失败。比如,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打得比较被动,一度在大同、集宁、泗县、张家口、四平、南麻、临朐等战役中失利,但总体而言,这些战役只是局部战役,没有“伤及要害”。1947年后,我们边打边总结,使教训变成财富,逐渐由劣势转为优势,赢得了事关解放战争全局的三大战役。

面对未来战争,我们需要善待失败。但是,全局性、关键性的战役战斗决不能输,也输不起。因为战场上的胜败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旦发生战争,军队必须决战决胜,否则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所以,要注意研究败仗,多暴露问题,善谋制胜之招,确保一声令下能够上得去、打得赢。

责任编辑:翟帅
来源: 解放军报
相关推荐: 38军万岁军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