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战争战事× / 正文

二战转折点究竟应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还是阿拉曼战役?

2016-02-28 17:02:35 作者: 戴问天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丘吉尔极力抬高阿拉曼战役,当然是在为英国争地位,但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作说辞。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周年,七十年来虽然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局部战争却几乎没有间断过。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的现状,乌克兰危机,还有安倍上台后的日本,都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丘吉尔曾经说二战是“并非不可避免的战争”,可以避免而没有避免,造成几千万人丧生,这样惨痛的悲剧,一已为多,其可再乎?不记取那次“并非不可避免的战争”的教训,将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

中国读书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对欧洲-地中海战场的了解,大概主要来自丘吉尔那著名的回忆录。该书卷帙浩繁,中译文三百六十万字,真正读过它的人恐怕不多,许多人是通过我们一些学者、专家的著作间接受其影响。这些著作颇不乏“学舌”的痕迹,所学主要就是丘吉尔回忆录和美国记者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有的且几近抄袭。不读书的人,对二战的认识则大多来自《巴顿将军》、《漫长的一天》、《拯救大兵瑞恩》、《加里森敢死队》、《二战中的指挥官》等美国电影、电视。不得不承认西方的宣传工作确实是成功的。

其实,只要还能独立思考,就不难看出所有这些书籍、电影、电视都是在站在西方大国立场上、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来评述那次战争的,给出的是严重扭曲的历史画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为此我根据1982—1984年在联邦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的观察,又查阅大量英、德、俄文资料,写成《德国为什么要“二战”》一书,近日由华文出版社出版。我赞成孔子“述而不作”和胡适“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主张,主要是引述相关资料,希望能对读者全面、客观了解那场战争有所助益。

二战转折点

我注意到,联邦德国虽为西方国家,对二战的认识却与丘吉尔、夏伊勒有很大不同,最突出的便是对二战转折点的认识。丘吉尔回忆录洋洋二百二十六章,没有一章以斯大林格勒为标题。虽然也提到那个战役,但只占四页篇幅,据说还是因为协助他写书的一位助手坚持才加进去的,第四卷“命运的关键”却专有一章“阿拉曼战役”,用了十五页。夏伊勒的书稍好一点,第二十六章以“伟大的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为题,也只把两个战役等量齐观。与这些形成鲜明对照,从1982年10月起,德国电视一台在每星期天晚上二十点十五分黄金时段播出十三集文献记录片《纳粹卐字下的欧洲》,回顾了从纳粹起家、疯狂到覆亡的全过程,不啻德国电视版的《第三帝国的兴亡》。它明确指出斯大林格勒战役才是二战转折点,第十集标题便是“决定命运的斯大林格勒”,附有解说:“1943年,在整整一个德国集团军投降以后,希特勒独裁统治的终结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丘吉尔有一个名言:“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其实阿拉曼只有局部意义,远非二战转折点。而且对于德国,在局部战场里北非也算不得重要。原来,意大利一直想称霸北非、地中海东部地区,其对手起初是奥斯曼帝国,后来是英国。德、意、日三大轴心国瓜分世界,也就把它划作意大利的地盘。1940年夏德国发动法国战役,法国迅即投降,英军(及部分法军)敦刻尔克“胜利大逃亡”。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到来,9月进攻英国殖民地埃及,10月进攻希腊。但意军战斗力实在是差得出奇,很快就被远称不上强大的希腊军队打败,接着又被英军打败,还丢了此前从奥斯曼帝国夺来的北非殖民地昔兰尼加(现在利比亚东部)。墨索里尼向希特勒求援,这才有德国远征军出现在北非。起初仅为团级规模,后来扩建成第五轻装师,隆美尔任师长。再后发展成“德国非洲军”,主要力量也只是第十五坦克师和由第五轻装师改编成的第二十一坦克师。有人称它“德国非洲军团”,让人误以为是“兵团”那样的大部队,实有虚夸误导之嫌。德语名字表示得很清楚,它就是一个“军”,而且还不是原来就成建制的部队,是由先后派往北非的一些小部队拼凑起来的。北非轴心国武装力量始终以意大利军队为主,总司令自然也由意大利人担任,起初是艾托尔·巴斯提科,后为原意军总参谋长乌戈·卡瓦莱罗。不过德军统帅部对隆美尔有指示:“不投入对德国无意义的战斗。”由于丘吉尔、夏伊勒两本书以及美国电影、电视的误导,不少人以为盟军在北非的主要对手是德军,有悖史实。还要指出,美军在欧洲-地中海地区首次作战的“火炬行动”,对手更连意大利都不是,是维希法国的军队。行动期间德军只有一名上尉指挥的两艘潜艇在摩洛哥以西大西洋海域活动。

丘吉尔极力夸赞的阿拉曼战役,其实只指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历时仅十一天,此前第一次阿拉曼战役(1942年7月1日至31日)打成消耗战,以转入僵持状态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通常从1942年8月23日德军抵达斯大林格勒城郊开始攻城算起,到1943年2月2日被围部队全部投降,历时五个多月。阿拉曼战役轴心国军队伤、亡共计约三万人,而且意大利军队占多数,英军伤亡约一万三千人;斯大林格勒战役轴心国军队伤、亡、被俘超过八十万,而且主要是德军,苏军伤亡更多,超过百万。无论战争规模还是有生力量损失,两个战役都完全不能相比。

阿拉曼战役主要是地面战斗,而且双方武器装备都以老旧型号为主。有一张人们熟悉的英军统帅蒙哥马利在坦克上指挥作战的老相片就很能说明问题,那辆坦克现陈列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是美国生产、以美国内战时期联邦军总司令、后来连任两届美国总统(1869至1877)的尤利西斯·S·格兰特将军命名的“格兰特坦克”。主炮固定,只能向前方射击,虽然口径较大,但炮筒短,炮弹速度慢,不具穿透力,显然不是为与敌方坦克作战设计的。车顶旋转炮塔内的副炮虽然可以向各个方向射击,但口径只有三十七毫米。这种坦克有二千八百五十五辆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给英国,1942年首次亮相便在北非战场。一千三百八十六辆给了苏联,红军战士对它评价不高,起了一个诨名“БМ-6”,为“六人墓”之略,因其乘员六人,高大笨重(重二十七吨,高三点一二米),目标大容易被击中。

阿拉曼战役德军几乎完全没有得到空军的支援,这与正在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形成鲜明对比,也与后者有关,隆美尔的参谋长弗里茨·拜尔莱茵说得很清楚:“希特勒需要把他拿到手的每一架飞机都用于俄国前线。”从1941年进攻苏联开始,德国就把它的绝大部分空军投入苏联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更把它在苏联百分之八十的空军用在那里。攻城第一天(8月23日)就出动超过一千架次实施轰炸,10月14日更达两千架次。这样做损失自然不小,到11月初,可用的轰炸机就从四百八十架减少到二百三十二架,有经验的机组人员更损失近千人。第六集团军被包围以后,实力已经大不如前的德国空军还进行了恐怕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空中补给与人员撤离行动,撤离三万余人(其中伤员二万四千七百六十人,后勤、技术等非战斗人员五千一百五十人)。那很不容易,因为当时德国没有大型运输机,用得最多的容克斯Ju52型三引擎飞机一次只能运送十八名士兵,或者十二名伤员。由于苏联战场上运输机已经损失了四分之三,不得不把许多轰炸机改作运输机使用,这样在损失二百七十四架运输机之外又损失了一百六十五架轰炸机。为了保证斯大林格勒的油料供给,德国不得不减少飞行员的训练飞行,还减少了其他战场(包括北非)空军的使用。

隆美尔在阿拉曼战役开始前(6月22日)晋升元帅,他的反应如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说他欣喜若狂,一说他表现平静,表示宁可多要一个师的兵力。这个愿望不算高,但他的元首也没能让他如愿。对斯大林格勒就不同了,为了救出被围德军,希特勒专门组建了“顿河集群”,由他最器重的曼施坦因元帅指挥。还配备了一个装备重型“虎式坦克”的坦克营,那可是德国1942年底才开始生产、1943年春生产能力只达到每月二十五辆的最新武器。然而,曼施坦因也没能完成任务。在希特勒的战争天平上,斯大林格勒与阿拉曼孰重孰轻?

欧洲第二战场始末

丘吉尔极力抬高阿拉曼战役,当然是在为英国争地位,但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作说辞。其实,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最早是由英国提出来的,1941年6月22日晚9点丘吉尔广播讲话便宣布:“我们将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27日战时内阁重要成员威廉·比弗布鲁克男爵告诉苏联驻英大使伊凡·麦斯基:英国政府“准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减轻德国对苏联的压力”,具体计划是:第一,皇家空军将加强对德国西部和法国北部的轰炸;第二,派遣部分皇家海军舰队到摩尔曼斯克和佩特萨莫参加对德海上作战;第三,英军将在法国北部沿岸进行“大规模袭击”。英国驻苏大使斯塔福·克里普斯也迅速返回莫斯科,6月29日告诉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英国政府已经决定给苏联一切可能的援助,并且说计划在法国登陆。和他一起到莫斯科的还有一个军事代表团,也向苏联保证:英国将以一切可能的办法援助苏联,他们此行的任务就是了解苏联战场的详细情况。

丘吉尔这样主动提出援助苏联,当然不是因为对苏联的看法有什么改变,他那个著名广播讲话便说:“过去二十五年里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而是因为他和他的几乎所有内阁成员都担心苏联抵抗不了多久,苏联一旦步波兰或者法国后尘,德国很快就能集中力量对付自己。尤其可怕的是苏联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还有粮食和木材(那时制造飞机还大量使用木材),以及与西欧相比廉价得多的劳动力,都将为纳粹所用,所有这些对英国意味着什么?是他们想也不敢想的。当时只有比弗布鲁克一个人表示“坚信俄国人的力量和他们的抵抗能力”,被紧急召回的驻苏大使克里普斯更描绘了一幅极其黯淡的画面,说俄国不可能经受住德国“闪电战”的打击,将遭到与法国同样的命运。德国进攻苏联之前,他已经向伦敦报告过驻莫斯科各国外交官的看法,普遍认为战争一旦爆发,俄国能坚持的时间将不是以月、而是以星期计,不少人估计三、四个星期以后基辅、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就将在德国人手中。帝国陆军参谋长约翰·迪尔将军稍微乐观一点,也承认:“多于六或七个星期的估计是不恰当的。”

然而,即使是在最初的溃败中,苏联红军也有一些部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不乏布列斯特保卫战那样的亮点。苏联不同于波兰和法国,这一点德国人很快就意识到了,当时担任德军第四集团军参谋长的君特·布鲁门特里特便说:“甚至在第一个战役中,俄罗斯军队的表现也与波兰人和西方盟军形成鲜明对比。即使被包围了,他们仍然坚守阵地,顽强抵抗。”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弗朗兹·哈尔德8月11日的日记里写道:“越来越清楚,我们低估了俄罗斯巨人的力量。”

精明的丘吉尔当然也很快就看清楚苏联不会成为第二个波兰或者第二个法国,对开辟第二战场的事迅即改采虚与委蛇的态度。8月29日对苏联大使说,他不认为目前有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能性,并且对1942年春季是否有可能开辟表示怀疑。他说英国计划1942年在地中海和北非地区实施重大战役,为此在那里集结了大量兵力。9月初给斯大林的一封信说,英国打算在1941年年底前把在北非的军队扩充到七十五万人,到1942年夏季增加到一百万人。对英国的安全,是北非重要还是英国本土重要?想必是任何人都不难回答的问题。不把大量兵力用于保卫本土而集结在北非,说明他们很清楚,德国已经深深陷在苏联战场,不可能再威胁英国本土的安全了。正是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让英国得到了弥足珍贵的安全,然而他们给苏联军民的回报却是自食其言,在盟友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并不施以援手。当然,在苏联军民成功保卫莫斯科以后,2月11日,丘吉尔还是不失时机地给斯大林写信表示祝贺:“贵国军队在反对德国侵略者的斗争中屡建奇功,我们大家的钦佩之情绝非言词可以形容。但我不禁要对俄国为共同事业所作的一切,再次向您表示感谢和祝贺。”

1942年夏德国发起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苏联又一次面临严重考验,英、美两国却在这时中断了对苏联的物资援助,理由是要把运输船队用于北非。但战役结束,丘吉尔便及时发来贺信,称“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来信祝贺,说保卫斯大林格勒的史诗般的战斗和苏联军队取得的成果,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之一。不过在寄来的“荣誉状”里还是说了点实在话,称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同盟国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就这样,开辟第二战场的事从1941年拖到1942年,又拖到1943年,再拖到1944年,才有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丘吉尔本来还想再拖到1945年,这一次是美国不干了,因为那样一来德国就将全部由苏军解放,战后欧洲政治地图将会是什么样子?

丘吉尔还专门从参战部队数量、牺牲人数、海战战绩、运输船队损失、所投炸弹重量等方面对英国和美国做了对比,提醒人们注意英国为“共同事业”所做的贡献,但他显然忘了也和苏联做一点比较。一个大概被他“遗忘”、也被夏伊勒“忽略”的基本史实,是二战德军有生力量损失的百分之九十五都发生在对苏作战中。这里指的是战死和失踪,不包括受伤,而失踪者后来证明大多数也已死亡。2008年7月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节目《谁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出的数字小一点,也为百分之九十三。不管哪一个数字,对在打败纳粹德国上苏联和英、美各自起到的作用都是再清楚不过的说明。数字为什么是这样?其实很简单,一般都说当时纳粹德国把它百分之七、八十的军队都用于和苏联作战,那是静态的,并不科学,因为从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开始到到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为止,几乎三年时间德国部署在其他地方的军队基本上是占领军,没有什么战斗。衡量空军作战规模通常用出动飞机多少“架次”的办法,仿此不妨以出动多少师作战多少月、即“师月”为单位,那样一算苏联和德国打了多少仗,英、美和德国又打了多少仗,就很清楚了。

对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西方自然推崇备至,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便说:“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然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项文学奖以荣誉。”但我们不少人全盘接受那样的评价,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就很可悲了。有人说他那部回忆录“既不溢美也不扭曲……始终保持史家客观立场”,符合历史事实吗?

责任编辑:文尧木
来源: 凤凰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