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解放军曾参战老兵受邀回部队 一眼看出训练问题

2015-03-04 09:44:00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演训场上,老兵们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明明高地上有良好的隐蔽地形,一些战士冲锋时却不利用;战场上随时可能有伤亡,有的指挥员却没考虑过部队减员后怎样调整战术。“坚持战斗力标准说起来简单,但真要落实却并不容易!”

1 

资料图:解放军官兵进行进行意志障碍训练

春去春又来。当前,全军部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活动。记者调研采访时发现,从总部机关到基层部队,都有一个普遍共识—像去年战斗力标准大讨论那样,把主题教育搞活抓实。

人们不会忘记,自2014年春天以来,全军上下深入开展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活动,掀起了一场猛烈的思想风暴,凝聚起磅礴的强军能量,在强军兴军进程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大讨论,是一次以问题为导向的整风式自我教育,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威信威力。大讨论的成功实践,对新形势下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实效,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教育的地位作用哪里来?

聚焦强军打仗跟得上、贴得紧、融得进,教育才能重新焕发威信威力

军队为战争而备,军人为打仗而生。“军队要坚持战斗力标准,道理谁都知道,为啥还要拿到全军来搞教育?”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展开之初,不少人心存疑问。

教育动员阶段,某师邀请参加过边境自卫作战的老兵回部队,为大讨论点燃第一把火。

演训场上,老兵们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明明高地上有良好的隐蔽地形,一些战士冲锋时却不利用;战场上随时可能有伤亡,有的指挥员却没考虑过部队减员后怎样调整战术。“坚持战斗力标准说起来简单,但真要落实却并不容易!”

道不远人。今天,不是我们不需要教育,而是有些单位的教育脱离了强军兴军的生动实践,陷入了空转自转、自我服务的怪圈;不是官兵不喜欢教育,而是有些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概念来概念去,把道理讲空了,讲远了。

这次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的成功之处,主要就在于从内容安排、方法步骤到组织实施,始终着眼能打仗、打胜仗,着力破解影响战斗力建设的突出问题。日常工作训练,有哪些地方与战斗力标准要求不符合、不适应?面对未来战争,还有哪些问题没想到、没想透?一个个振聋发聩的“战场拷问”,激发了全军上下参与教育活动的热情。官兵们普遍反映,战斗力标准大讨论,议的是练兵打仗的正事,谈的是强军兴军的大事,这样的教育与中心任务跟得上、贴得紧、融得进,在服务强军打赢中彰显出强大威力。

经验启示围绕打仗制胜搞教育,是我军政治工作的特殊优势。习主席指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要紧紧围绕党中央、中央军委关心关注的问题来进行,这样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来进行,它的地位要靠围绕中心、服务中心来体现,它的作用要靠积极融入、跟进服务来发挥,它的成效要用战斗力建设来检验。

教育应该向何处发力?

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理性战斗性

战斗力总是在不断反思改进中螺旋式上升的,同样的道理,教育也应当在不断解决问题中积小成为大成,逐步夯实官兵的思想政治根基。

什么是战斗力标准?差距在哪里?应当怎么办?这次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边讨论边反思边改进。

大讨论开始后不久,第二炮兵某旅实装操练中出现了一个细微变化。以前,号手跑向战位,要按队列动作立正稍息,左一拐右一拐,才能跑到号位上。现在,“号手就位”口令下达后,几名操作号手直接取捷径跑向各自战位。沿袭多年的做法,在大讨论中用战斗力标准这把尺子衡量后,得到了纠正

一位作家说过:“我们今天缺乏的不是思想,而是思想的力度。”教育也是如此,触不到痛处、戳不到麻骨,就失去了应有的力度。

突破思想桎梏、改变行为痼疾、纠正习惯做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就是一次有力度的大扫除、大清理。从查纠影响战斗力提升的矛盾问题切入,全方位、多维度揭短亮丑、追根究底,开列问题清单,逐个挂单销账,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不愿碰不敢碰的问题、问题背后的问题曝光现形。广大官兵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政绩观、责任担当、打仗意识、思维理念、状态作风等方面找源头挖根子,真正触动了思想灵魂。许多官兵反映,大讨论“火药味”浓,画像画得实、病根找得准,让大家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内心受警醒、认识有深化。

经验启示问题是教育的原点,瞄着问题搞教育,才能找准入脑入心的切入点,问题找不准、查不深,教育就只能是无病呻吟,再好的理论、再对的道理都很难打开心门、撬动心灵;问题是教育的靶子,对准问题开火,才能使错误的思想观念受到当头棒喝,不能直面问题、痛击要害,教育就失去了说理性战斗性,成为不痛不痒、可有可无的温吞水;问题是教育的镜鉴,对照问题反躬自省,才能激发解决问题的内生动力,缺少刀刃向己、枪口向内的自觉和狠劲,教育就会成为“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人人“入戏”才能唱好大戏

教育应当发动官兵深度参与,引导官兵自我认知、自我觉悟、自我提高

这次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是一次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上至领率机关、下到基层班排,上至军委领导、下至普通一兵,层层深入发动,人人全程参与,形成了强大势场。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在我军的集中教育活动中是少有的。

第1集团军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从领导机关开始,与以往搞教育不同,第一个走上讲台的是集团军参谋长,带头反思查摆重大演训中潜藏的问题。随后,集团军领导和机关干部人人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查找本部门、本领域、本人身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剖析深层次原因。大讨论中,两名机关业务处处长的发言,因查摆问题不具体被当场叫停;7名机关干部的剖析报告,由于反思问题不深刻被责令“回炉”。许多机关干部感叹:“这样的教育真让人坐不住。”

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无论是务虚的讨论,还是务实的行动,都必须把“我”摆进去,才能防止教育活动踏空踩虚。长白山下,某边防团五连发动官兵对照岗位要求,思考回答“打胜仗,我的战斗力标准是什么”,人人查找“差在哪”,个个制订“路线图”,把战斗力标准细化落实到每一名单兵、每一个岗位。

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辨、答案大家找,座座军营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热火朝天,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领域各部门一齐上阵,干部战士同台辨析,机关基层双向讲评,网上网下建言献策,形成了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在教育中的生动局面。许多部队领导反映,这次大讨论就像当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得失观大讨论一样,形式抓人、内容抓心,广大官兵表现出多年未见的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经验启示人的大脑不是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发挥官兵主体作用,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官兵自我认知、自我觉悟、自我提高的过程。要让教育走近官兵,紧贴实际发挥真理、真情、真实的力量,如果固守我打你通、我讲你听的老一套,就会把教育搞成少数人的空忙。要让官兵走进教育,在教育中唱主角而不是当配角,更不是只当观众。只有唤起每个人心中的激情,升腾起每个人进取的希望,才能培养造就堪当强军重任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落地见效,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结果

知易行难。教育搞得再好,调门喊得再高,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实践转化,是打通从思想到行动“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看怎么干。

让战斗力标准成为统一号令的“指挥棒”。“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为患。”第20集团军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在大讨论中探索形成了明晰的抓建思路—打仗急需的就是抓紧要建的,偏离实战的就是抓紧要改的,真能打仗的就是抓紧要用的,聚焦不力的就是抓紧要统的。

让战斗力标准成为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今年1月,宁夏军区按照战斗力标准修订干部考评细则后,将9名抓训练不力、考核不合格的正团职主官调整岗位,将18名善打仗谋打仗、综合成绩靠前的干部上报上级党委提拔使用。军区领导说,没有“千里马”的本事,就别琢磨占“千里马”的位置。

让战斗力标准成为部队建设的“试金石”。去年冬训,某机步旅合成营战术演习中,在“米秒环”上成绩平平的三营却受到旅党委重点表扬。因为,他们结合暴露出的“火力配置不科学、兵种协同不顺畅”等问题,边演习边改进,实战能力切实得到提升。

想打仗、谋打仗、练打仗,正在成为一种习惯。各级结合部队实战化训练和遂行重大任务,下大力查纠整改抓建理念、打仗导向、训演作风、备战落实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制订落实战斗力标准的制度措施,细化各级各类人员和岗位标准要求,使大讨论的过程成为抓战斗力建设的过程。许多军事干部讲,大讨论把思想教育与军事实践紧密衔接,把提高认识与推动工作有机结合,既务虚又务实,这样的教育成果看得见、成效很明显。

经验启示思想力只有进入实践,才能转化为战斗力。教育的根基在实践,离开了强军兴军火热实践的土壤,必将失去生机活力;教育的舞台在实践,既要结合军事训练、完成任务以及日常管理来进行,又要引导官兵在实践中强化体验感悟,接地气聚人气,往深里走,向实处落;教育的落点在实践,衡量和检验教育成效最终要看是否见诸实践、推动工作,如果只是在思想层面打转转、兜圈圈,教育的威力就难以发挥,教育的威信就立不起来。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中国军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