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军迷说 / 正文

努力拼搏 不辱使命——走访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营地

2015-01-13 10:11:46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1

资料图:中国驻索马里维和部队

原文标题:《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曾遭人体炸弹威胁 毫无胆怯》

从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营地往外望去,透过铁丝网,能看到中国军人为加奥市民援建的足球场。那里有一群男孩子正光着脚丫奋力奔跑追逐着;旁边空地上,几个女孩子蹲在地上玩沙子,满面喜悦,笑声阵阵。

如果不是远处一辆载着军人的装甲巡逻车正在执行警戒任务,人们很难把眼前这幅画面与战乱和恐怖袭击联系起来。

联合国安理会2013年通过决议,决定设立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团(马里稳定团)。应联合国请求,中国决定派遣包括工兵、医疗和警卫3支分队的维和部队共395名官兵前往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第二批赴马里维和部队2014年9月部署到加奥这座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城市。

许多人都是在出国前第一次了解马里、了解加奥,并为即将面临的艰苦环境做好了思想准备。工兵分队战士管泰然在出发前的日记中写道,“艰苦的自然环境,动乱的战争环境,都将考验我们的意志、耐力和智慧”,而“顽强作风、英勇无畏,是一名军人必备的素质”。

然而,现实情况还是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2014年马里北部地区持续动荡,炸弹、地雷袭击持续不断。据第二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指挥长车长生介绍,在第二批中国维和军人抵达一个月内,马里稳定团阵亡人数就超过了成立一年半来阵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在2014年10月3日一起针对维和车队的袭击事件中,有9名尼日尔籍维和军人死亡……

即使是军人,即使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残酷的战争环境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警卫分队战士李东坡说,执行任务中第一次听到远处传来的炮声时,心里不免感到紧张;医疗分队的艾纯华医生,在国内见惯了生死离别,但第一次在手术台上见到被炸得血肉模糊的伤员时,还是被震撼了,这里的病人来自身边真实的战场,并很有可能就是与他朝夕共处的维和战友。

中国维和军人并未退缩。警卫分队在担负荷兰工兵警戒任务期间,每天往返40余公里,途经5处武装检查站,部分路段还残留着路边炸弹破坏后的痕迹,年轻的中国士兵却总是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确保了荷兰工兵施工安全。在执行东战区司令部安保任务时,中国维和军人曾面对3次汽车炸弹袭击警报和1次人体炸弹袭击威胁,但他们毫无胆怯,平均每日排查车辆300余台次、人员近千人次。中国军人严格正规、专业高效的执勤,让马里稳定团的所有官员和友军无不交口称赞。马里稳定团司令卡祖拉少将曾感慨地说道:“我们把东战区司令部的防卫任务交给中国维和部队,很放心!”

除了危及生命的战争和恐怖袭击威胁,严酷的自然环境给维和官兵们带来的困难也不容小觑。加奥常年高温,最高气温可达50摄氏度,烈日暴晒、蚊虫叮咬都是日常考验。

工兵分队作为东战区工程建设的主力,需要长时间在户外施工。在动辄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往往还没开始作业,战士们就已汗流浃背。而撒哈拉沙漠炙热的太阳却又严禁他们将外套脱下,因为一个不注意,就会被晒掉一层皮。战士们往往还需要住在远离营区的工地上,那里远离水源,往往三四天才能洗一次澡,夜晚还要面对沙漠蚊虫的叮咬。分队战士管泰然说,不到非洲,不知道蚊子的可怕,这里的蚊虫往往是云集而至,大片来袭。

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工兵分队出色地完成了东战区一个接一个的建设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肯定。别国工兵一个月建3套板房,中国工兵10套的成绩被马里稳定团东战区官员奥利弗惊讶地称为“中国速度”。

中国维和军人的良好作风也受到了加奥民众的肯定。紧邻中国营区的布尔贡杰村85岁的村长杜尔说,中国军人不仅维护安全,还为村民送来了大米和药品,他衷心感谢中国军人的帮助。2014年年底,在警卫分队与当地小学共建仪式上,一名当地小朋友对记者说,他希望学习汉语,将来能去中国看看,因为中国军人让他感到了中国的强大。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新华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