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军事历史 / 正文

聂荣臻的“法兰西岁月”

2014-09-14 15:39:11 作者: 佚名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这就是走出夔门的江津青年,这就是他们的法兰西岁月。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描绘了中国未来的精彩!他们用自己的热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魂!他们用自己的故事感召着中华儿女昂首前行!

近日,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史诗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该剧浓墨重彩地向人们讲述了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革命先驱、政治伟人、科学泰斗赴法勤工俭学时,涌现出的一段波澜壮阔、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随着剧情不断展开,愈加引发人们对它的热议……

俗话说,观看一部剧,品味一段史,回忆一些人。在那个内忧外患、风起云涌的年代,国内每一位爱国进步青年的心中都会点燃同样的信念——寻找救国之方、探求强国之策。千古风流、人文荟萃的江津,也有着这样一批热血青年,他们背井离乡,走出夔门,走向世界。

 “五四”的一把火

  点燃了江津青年的热血

1919年5月4日,初夏的北京炎热而烦躁。当地3所高校的3000余名学生代表组成游行队伍,手持“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等各式标语,喊着整齐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浩浩荡荡地向天安门进发。

意气风发、群情激奋,舞动的标语像一把把大刀,彰显愤怒;响亮的口号像狂风呼吼,震彻云霄。学生们冲破重重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或上台演说,或散发传单,向世人昭示政府的软弱无能。随后,游行队伍进入曹汝霖的宅院,痛打了“卖国贼”,并一把大火点燃了这座耻辱的宅院。

正是这一把火,掀起了一场青年学生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运动从中国的心脏北京迅速席卷全国,江津也不例外。

“同学们,团结起来!行动起来!祖国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在江津县城一间密室内,来自全县各校的学生代表正在谋划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要响应“五四”运动的号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宣传演讲,为民争利,为国争权。这次事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便是来自江津中学八班的学生聂荣臻。

宣传运动首先在县城举行。当天,来自江津中学、江津甲种农校和江津育才小学的数百名中、小学生手执小旗,呼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的口号,把这个小小的县城掀了个底儿朝天。运动中,学生们清查了大批日货,在逐一登记后,搬到文宫封存,准备烧毁。

1919年6月末,“凡尔赛和约”正式签字的消息传来,江津青年学生们的愤怒情绪达到顶点。聂荣臻和傅汝霖带领江津中学200多名学生奋力冲破校方的阻拦,游行到文昌宫,将前时封存的日货搬至江边全部焚毁。

事态升级,触怒了县城的军政当局,学校在时任江津驻军团长王天培的授意下,首先开除了傅汝霖,对其余的学生代表,则准备在学期终时或开除或勒令退学。傅汝霖被校方开除后,旋即相约同学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就读。

“五四”前后,全国兴起留学救国的热潮。1919年8月,汪云松和温少鹤发起开办了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受新思潮的洗礼,江津的进步青年也走上了远赴重洋留学寻找救国之方、探求强国之策的道路。

在重庆《商务日报》编辑刘颖滨的帮助下,入读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部分江津籍学生,顺利签领到赴法护照。当年11月,20岁的聂荣臻和钟汝梅、刁泰乾等10人,告别家乡,乘舟东下,赴法勤工俭学,开始了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新征途。

 法兰西的岁月

  锻造了江津青年的理想

据史料载,1919年至1921年,四川省内的青年学生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共有492人,为当时全国之最。而其中江津县就有40余人,为四川省之最。

到达法国后,江津青年并没有迎来舒适而安逸的留学生活,面对的是异国他乡的冷漠,入不敷出的生活费和一次又一次的运动斗争。

为了解决在法国的生活费问题,聂荣臻、江克明、傅汝霖、戴坤忠等一大批江津青年开始了勤工俭学的生涯。

聂荣臻先后被分到蒙塔尔纪中学、德洛中学和胡乃尔中学补习法文。为了学好法语,他曾买下小镜子,随身携带,经常面对小镜,读法文、讲法语、观察自己的发音口形。在此期间,他认识了蔡和森、蔡畅、向警予、陈毅等人。

同时,聂荣臻先后在法国蒙塔尔纪橡胶厂、施耐得尔钢铁厂、雷诺汽车厂、巴黎西门子公司多米松分厂等工厂,当过汽车轮胎检验工、钳工、车工、炼焦工等。而傅汝霖、戴坤忠在巴黎诺尔航空发动机厂,钟汝梅在克鲁梭使米得公司钢铁厂,江克明在资本家施乃尔办的公私合营的机械厂当学徒工。

由于勤工俭学的工作不固定,他们时常换厂,换城市,忙碌奔波于各地工厂与学校之间。工作大多是粗活、重活,有时工时长达16个小时,但所得的报酬并不高。他们大多居住在条件简陋的棚户区或几人挤一间寝室。食物以土豆、洋葱、萝卜等素菜为主,十天半月才能开上一次荤。

尽管条件艰苦,但天资聪慧、奋发有为的江津籍留法勤工俭学生凭借自身顽强的精神、果敢的毅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资料显示,聂荣臻、江克明、张熙和邓矩方分别考入沙洛瓦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机械系和建筑系,肖浮生考入巴黎大学航空系,颜实甫先后考入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大学研究院学习文学、哲学、美学等。除此外,还有人在郎锡大学、蒙白里野大学、里耳工学院、圣西耳军事学院等院校学习。

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学习进步思想,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当中,表现卓越为世人所铭记的人很多,有聂荣臻、江克明、钟汝梅、冉钧、戴坤忠等,他们在法国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回国后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走上了为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道路。

1921年1月,主管留法勤工俭学事务的华法教育会以经济拮据为由,宣布与勤工俭学生断绝经济关系。为争取“生存权”和“求学权”,聂荣臻和400多名学生涌向中国驻法公使馆请愿,最终获得部分救济金。同年6月,北洋军阀政府以“滇渝铁路修筑权”作抵押向法秘密购买军火,学生们举行了“拒款大会”进行示威抗议,迫使中国驻法公使不敢在借款文件上签字。1921年9月,在举行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中,聂荣臻凭借过人的胆识,成功营救出赵世炎等3人,同时,在他们的努力下,被囚的108名勤工俭学生也随后被释放。

轰轰烈烈的法兰西岁月锻造了这群年轻人的灵魂与理想,未来中国的命运因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建中国共产党和推动革命发展的斗争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聂荣臻曾在1922年6月3日的致双亲书中写道:“……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绝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均有衣有食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生之事业也……”

中华崛起的史册

  铭刻着江津青年的功勋

祖国的召唤,人民的期盼。在外留学的游子,没有一天不思念他们的祖国,没有一天不神往他们的家乡,没有一天不清楚记得,当初远渡重洋、留学报国的信念。他们时刻准备着,准备着为中国建功立业,他们时刻准备着,准备着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一批又一批的江津籍留法勤工俭学生学成归国。他们就像是一支支蘸满了各式色彩的画笔,正好绘就中国未来的蓝图。他们没有让中国人民失望,没有让家乡人民失望,他们以全新的姿态,投身到中华大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聂荣臻,成为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军队重要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特别是为我国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尊为“开国元勋,科技主帅”。

江克明,后改名江泽民,曾任东北军区军事工业部部长。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第一任商务参赞,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局副局长,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经理等。

钟汝梅,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军委委员,在参加周恩来、罗亦农等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时被捕。1927年7月,被枪杀于上海枫林桥畔。

冉钧,曾任中共重庆地委组织工作的领导,创办国民党四川左派省党部机关刊物《四川国民》。1927年4月,被军阀刘湘杀害。

戴坤忠,历任湘鄂西红军大学分校教育长、大队长、红军教导团长、教导师副师长等职。1930年,在洪湖战役中壮烈牺牲。

……

这就是走出夔门的江津青年,这就是他们的法兰西岁月。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描绘了中国未来的精彩!他们用自己的热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魂!他们用自己的故事感召着中华儿女昂首前行!

可以说,走出夔门,走向世界的江津籍留法勤工俭学青年,他们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面旗帜,每一段故事都是一座丰碑。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家乡更不会忘记他们!

责任编辑:赵丹阳
来源: 战略网
相关推荐: 聂荣臻法兰西岁月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