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军事评论 / 正文

余亮:微博和火箭弹

2012-12-17 10:48:15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今天,那些静静躺着的巴勒斯坦孩子,身上没有血迹,眼中没有怨恨。你们会被铭记吗?就算你们的民族守旧落后,但那不是你们的错。

永无止尽的巴以战争再一次收拢硝烟。这次有了点新鲜事儿——以色列在twitter上向哈马斯宣战,双方帐号互喷口水。

把战争搬上鸡飞狗跳的社交媒体,多少有了点文艺感。战火被转化为网民口水,就看谁的花样多。口水战一直打到新浪微博,以色列大使馆认证帐号、以色列资助的公益组织帐号等齐刷刷出动,一本正经教育中国网民要分清是非,鼓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道德合法性,指责对手恐怖低贱,并搬出中以友谊吸引同情。贫弱的巴勒斯坦在微博上一样贫弱,大使馆认证账号已经尘封半年,倒是有几个北京的志愿者建立了认证帐号“巴勒斯坦现场”,努力传达另一面信息。

照片、视频、漫画……通过微博转发,放大了战争的残酷性。以方反复强调有三位以色列平民死于哈马斯火箭弹,不过一比照片就弱爆了。巴方从惨死的几百名巴勒斯坦平民当中随便挑出几张照片就让人唏嘘不已。一张照片上,四个幼小的孩子躺在一起,眼睛半睁,似乎在休息。目光迷离,那只是因为在仰望迷离的星空;满身尘土,那只是因为刚在沙堆里玩耍,现在累了躺下来。仿佛觉得冷,小女孩双臂紧抱胸前。她不会醒来,也不会有痛不欲生的母亲凝望她的小脸,因为母亲已经一同死去。

不过也就这些了。巴勒斯坦人没有足够的金钱和闲暇来制作诸如《辛德勒的名单》、《逃离苏比波》之类大片以传达、渲染本民族的苦难。犹太人的苦难则早已成为当代世界文艺的一部分,令人自惭形秽。阿拉伯世界因为落后,其苦难也显得不够档次,平时很难进入大众视野。

巴以冲突还真不只是两国战场上的事情,总是牵动中国人内心对强弱之争的复杂历史感情。记得在1980年代,将军作家刘亚洲创作报告文学《恶魔导演的战争》,被当作研究“明天的战争”典范而广为流传。全文以沙龙将军事迹做主线,描绘以色列在历次中东战争中的辉煌胜利。王震将军的序言表达出强烈的敌我意识“我们是要准备任何侵略者把战争强加给我们,我们必须战胜它。”不过毕竟是文学作品,传达出的情感远比王震将军的话暧昧。作者一面谴责战争,一面情不自禁地把动人笔墨都集中在沙龙的形象上,相比之下,对阿拉法特的描写就显得例行公事。沙龙在突袭战胜利后抚摸国旗上的大卫星,这个特写肯定出自作者的想象。我怀疑,刘亚洲多少把自己的将军理想投射到了沙龙身上。

少年时的我,看以军战无不胜,无坚不摧,不由不崇拜这样的实力,就像小朋友崇拜奥特曼一样。随着年岁渐长,我淡忘了书中的武器型号、战争谋略,记忆深刻的反而是巴解士兵怀抱燃烧弹撞向以军坦克的景象。最深刻的记忆则出自刘亚洲的一段巷战描写:从一处民房里射出的榴弹击中了以军坦克。“以色列士兵们是怎样恼怒啊!他们先用机关枪猛扫那间小屋,又使用了火焰喷射器和掷弹筒。终于,小屋沉寂了。士兵们冲进去一看,不禁惊得倒吸一口凉气:屋中只有一具孩子的尸体,充其量也不过十三、四岁。至死,手中还紧握着一具榴弹发射器。”毕竟是共和国的解放军作家,既欣赏沙龙那样的军人式勇武决断,又不能忘记第三世界弟兄的苦难。他没有掩盖这样的内心纠结。

今天似乎有越来越多人放弃了这种纠结,他们会觉得,只要是富强的就是文明的。谁富有、礼貌、聪明,谁就是正义者。相比之下,衣衫褴褛带头巾的人就显得不入流。记得1990年代,我们英勇的战地记者唐师曾也在报告文学《我从战场归来》里惊叹:以军的战地厕所如此卫生——竟然有绿色手纸和垃圾袋!难怪打仗总会赢!

今天唯一能保留现实感而不是性感的文学大概只有纪实类文学了。唐师曾没有将军家族背景,一介书生却常梦见自己与巴顿将军驰骋疆场。不能从军,就做摄影记者,扛着摄像机“闪击”中东。能够拍下飞毛腿导弹飞行弧线或是爬上T70坦克就是最大荣誉。荣誉还有腰间从地摊上买来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腰带和勋章。他活得倒是精彩,却也没了刘亚洲那样的精神压力。在他笔下,西方国家当然还是有压迫者嫌疑,但是只要一写到白人士兵和女子,笔法就变得风趣幽默,放佛对方都很可爱。阿拉伯人却往往以猥琐形象出现,不是丢石块就是讨东西。同情心当然不会少,在伊拉克见到流亡的孩子,他把衣兜里的食物都送给人家。但这显然比不了他和犹太女子的惺惺友谊,后者曾在台湾学习汉语,听说他这个中国记者来了,一心要上门做好朋友。他的日本记者朋友告诉他:巴勒斯坦女人眼睛大,腿长,比犹太人好看。可是谁在乎?没有实力也就没有美丽。

一个名为“@以色列计划”的微博帐号说:“以色列只用了短短60多年,就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物质财富。如今以色列被全世界150个国家承认并护照免签。反观哈马斯为世界作出过什么贡献?一个只会抱怨别人、因循守旧、不会创新思考、性格慵懒的行为体是得不到尊重的。”这话说得还真是精明,不输十里洋场的势利眼。一群中国粉丝还真地跟在后面讨伐巴勒斯坦。

经历过百年侵略苦难的中国人真需要势利眼来教育自己如何分辨是非吗?以色列大使馆微博抱怨哈马斯发射了几百枚火箭弹。中国网民旁白:鸦片战争时候,清军向英军射出的羽箭比哈马斯的火箭还多。看来,无论一部分中国人有多么嫌贫爱富,第三世界共同的情殇是很难抹去的。

不久前,就在我们为诺贝尔文学奖吵作一团的时候,作家张承志静悄悄地从巴勒斯坦回来了。他把《心灵史》的十万美金稿费捐给难民营,并大声告诉他们:“你们是我们的亲戚!”这样玩真格的作家,现在大概只有张承志一个。他一直在提醒我们,穆斯林问题其实也是我们中国人内部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巴勒斯坦,你就怎么看待你的中国穆斯林同胞。他的《敬重与惜别》是纪实与想象结合的文学。书中怀念亚洲进步人士跨越国界团结反帝的往事,从孙中山与日本义士的友谊说起,一直说到日本志愿者参军巴勒斯坦。最近被开棺验尸的阿拉法特大约就是巴勒斯坦的孙中山,不做富商做斗士,一生躲过的暗杀不少于《百年孤独》里的奥雷良诺上校,甚至能从空难中幸存,62岁才结婚,最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可是努力不容易,因为“同志”已变味。

今天,哈马斯的火箭弹倒是与中国还有一种奇妙联系。中国网民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据外媒照片,哈马斯的火箭弹弹体上有清晰的“××钢管厂”汉字。原来是东方工业大国一地方小厂生产的无缝钢管,价廉物美,童叟无欺,大量销售到中东用于煤气管道、水管铺设。流落到哈马斯手上,配以用氨肥改造的燃料和简陋的迫击炮弹,就变身火箭弹。这太容易让中国人想起小米加步枪的日子了。“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胜利的歌声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幸福记忆。不过这样的幸福只有站起来的民族才会拥有。在上海世博会上,我在众多豪华的大国场馆旁找到不起眼的巴勒斯坦馆,看见他们展出的耶路撒冷古城模型上写着:“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的。”顿时感觉这个多灾多难的小国还有脊梁骨。

今天,那些静静躺着的巴勒斯坦孩子,身上没有血迹,眼中没有怨恨。你们会被铭记吗?就算你们的民族守旧落后,但那不是你们的错。

责任编辑:Larry Gates
来源: 观察者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