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军事评论 / 正文

乌龙防务:东风41导弹传闻真伪辩

2012-09-17 17:05:01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媒体对于中国新型战略地地、潜地导弹试射的新闻不绝于耳,引发军迷广泛关注,国内军事媒体也是纷纷转载。在这一系列的“劲爆”新闻中,美国媒体称中国新一代机动式地地洲际导弹“东风41”在7月底首度试射,更是成为其中的焦点消息,如何分辨这个国内渠道无从证实的新闻,成为一个雾里探花的难题。

对于新型东风41导弹的作战效能和技术指标,美国媒体对其给与了很高的评估值。如美国“导弹威胁”网站报道,“东风41”导弹可配备多达10枚“多弹头分导式再入飞行器”弹头。“导弹威胁”网站在其评估报告中称,“东风41”导弹的最大射程为8699英里(约合14000千米),用机动发射装置从中国东部或北部发射,足以打到美国全境的目标。

东风41新型洲际导弹,自2000年以来一直都是各大军事媒体、网站和军迷之间“口口相传”的神话,由于其尚未像东风31/31甲型机动式地地洲际导弹那样通过国庆阅兵正式亮相,对于该型导弹是否存在,如存在其技术特点又是如何,军事媒体和军迷之间往往莫衷一是。此次东风41试射的传闻,更令这个“神话”旧话重提,更显扑朔迷离。

我国战略核力量量现状研究

中国的战略核力量,由第二炮兵和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共同组成,其中二炮部队为中国战略核力量的核心组成。对第二炮兵近年来的发展,中国公布的2011年国防白皮书中曾以精炼的字句予以总结。

2011年国防白皮书中指出,第二炮兵按照精干有效的原则,推进部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快速反应、有效突防、精确打击精确打击、综合毁伤和生存防护能力,战略威慑和防卫作战能力逐步提高。精干有效,成为二炮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原则。

根据2010和2011年美国《原子能科学家公报》公布的《中国核力量报告》,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建设,总体上和中国官方公布国防白皮书中总结的“精干有效”四字相吻合,维持着一个规模远小于美俄的核武库。

根据这份报告,如果以超过8000公里的远程、洲际地地、潜地导弹为样本,东风5、东风31系列远程、洲际导弹,二炮部队的保有量合计仅有几十枚,巨浪2型新型潜射地地导弹更是尚未投入使用。

2010年《中国核力量》报告

 

总体而言,中国的战略核力量保持着相对较小的规模,主要是确保有效的二次反击能力。在五大国的核武库里,中英法都保持着相对较小的规模,原因在于核武器不仅部署成本高,且维护、管理成本高昂,在使用寿命之外,拆解费用更是惊人,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兽”。

在二炮成立之初,就已经确定其核武库一直处于相对较小的规模,也正是出于上述考虑。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并未正式发布过核战略,但一般认为中国的核战略主要是“二次反击”,在核大国发动核袭击的情况下,摧毁敌方核大国的人口和经济中心,因此不需要追求过高的精度,主要是提高核武器的当量和有效突防能力。

在冷战时期,美苏之所以耗巨资发展了规模庞大的核武库,很大程度上是追求首次核进攻能力,尽可能提高核武器的规模和精度。对美苏而言,大量的核武器及其载具通常每隔几年就会更新换代,具备了越来越强的对敌方核武器发射阵地、通讯指挥中心等“硬”目标摧毁的能力。

对于这一核战略,美苏双方陷入了一个无法解脱的螺旋:双方的核武库越来越庞大,新型核武器精度越来越高,突防能力越来越强,但随之带来的是核武库的开发、部署和维护,以及后期的拆解费用惊人。为达到所谓的“恐怖平衡”,美苏可谓是国力倾尽。

而作为一个一直以来国防预算占据国内GDP比重较低的国家,中国的核武库建设肯定不会走这样一个道路,确保可靠的二次反击能力,以较小的核武库阻止核大国的讹诈,以最低的成本,开发、部署核武这种也许永远都用不到的终结武器。

综上所述,东风41拥有10个分导式弹头之类的传闻,就显得相当的不靠谱。

 

责任编辑:Larry Gates
来源: 作者博客
1 2 3
相关推荐: DF41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